有句話最近很觸動心,是麥田捕手的作者賽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說的,
年輕的時候,你可以為目標而轟轟烈烈地死去
成熟的時候,你願意為目標卑微的活著!
也許就是不年輕也不成熟,才會在其中掙扎~
風颱要來了,願一切平安 |
當人獨處的時候,是有機會可以跟自己對話的,但不知道主題是什麼? 太多的壓抑
A ship in port is safe, but that is not what ships are built for. Sail out to sea and do new things.
媽媽說: 你到底都在忙什麼?
簡單講一下我的日常生活(出海的時間例外)
先講坐在電腦前的日子
(1) 看文獻,早餐的時候我會看鯨豚人的社群媒體,主要是分享最近各自的研究發表,如果覺得有趣或是對自己領域有用的,就會分享轉貼到自己的頁面(只有我自己看的到啦XD) ,晚一點有空檔時(通常是會議或交通中) 就會快速看一下或下載全文。
(2) 處理計畫相關的資料: 每個調查計畫都有些文獻回顧,或是出海調查回來的資料待整理。出海一天回來的資料包含: GPS航點航跡,努力量表,鯨豚目擊紀錄表,行為紀錄表。至於照片影片聲音檔案先暫時放著,有空再說。書面資料要KEY IN,其他電子檔案要處理成能分析DATA用的(譬如清理航跡,鯨豚目擊的其他環境因子),作成圖表。
(3) 處理計畫相關行政,因為我們計畫小,人手少,大部分的公文及聯繫等行政也少不了,還有報帳,出差回來的單據處理。不處理就沒錢 XD
(4) 分析資料: 一般報告用的圖表就是按照步驟作完,時間通常可以預估。 現在這一類的分析資料是指有興趣的小問題 (譬如農曆對鯨豚的出現有哪些影響) ,從資料處理到分析方法都要測試,然後再根據資料屬性進一步去統計,再找相關的文獻來支持或延伸討論結果。 這一步往往是最花時間的,有些分析從搞清楚原理到操作到解讀結果,幸運的一兩周,波折的好幾周。
分析完的結果也會跟同儕討論一下,因為自己的觀點或是分析方法可能還是有盲點,在花時間寫成確認文字前,還是先找其他人聊聊。
(5) 寫作: 哈,這部份說了就心虛。寫中文報告只要專心花時間寫,並不是太佔時間。如果是寫英文版的發表初稿,那也不光是花時間就可以解決的 XD。
-----------------------------------------------------------------------------------------------------------------
應該不少朋友都有發現我今年比較自閉,婉拒蠻多事情的,但做研究本來就很花時間,也很需要靜心。尤其在(4)這個階段,如果一直跑來跑去或是要交其他科普稿或演講,除了身體已經吃不消外,腦子就不堪負荷,分析資料就會延遲再延遲。 當然也是很羨慕周遭有朋友是切換自如還產能高的,但我的確是需要投注大量心力,這時候就必須選擇割捨。
花東海域的鯨豚資料其實很多,先當隻喙鯨潛水一陣,把這些深埋在海中的營養物質循環到海面上吧~
各式的環保書籍 |
![]() |
展覽中演講的座椅,是瓦楞紙做的 |
展覽主題也是用瓦楞紙做的 |
還有紙捲做的牆(我一直想到廁所衛生紙的捲桶@@) |
聯經的出版攤位上,有碩大的鏢旗魚看版 |
聽了一會旗魚王的演講~不是我想的那樣 就溜走去午餐 吃完午餐,晃去二館的童書館,居然發現五味太郎先生有來,啊啊啊,好喜歡他畫的『鯨魚』這本繪本,沒帶到書,只能在他的畫作旁邊照張相留念~
最後還是去動漫館晃一下,但是人潮實在太可怕,爹和我五分鐘就忍不住逃走了~
回來看了一篇報紙的評論,說到今年的書展參觀人數破紀錄,業績也長紅。但是其實真正的出版業並沒有什麼收穫,主要還是剛過完年大家領了紅包,狂買動漫館的相關產品(注意,還不是買漫畫)。 而書展的內容也不是注重作家與讀者的交流,而是折扣大拍賣... 這樣的書展...是妳想要的嗎? 明年的書展還吸引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