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2019年的第二週

天啊,一月又過了一半,第二週要過了~
不是沒有進展,只是不如原來預期的速度,也沒不知道還要花多少時間。
令人心慌慌~

突然冒出來變成oral 的報告,還是帶來了某種程度的壓力~
也想順便把臺灣已經做完相關花紋資料和外國稍微比較。

時差調不回來,總是無法順利白天效率工作,焦慮中...

好像很多DATA趕著要出來,但到底趕甚麼呢?

It takes all the running you can do, to keep in the same place. If you want to get somewhere else, you must run at least twice as fast as that!  Red Queen's Race ~ 
------------------------------------------------------------------
在幫Scars 看字幕時,想到上次有人問我: 你從小就想當科學家嗎?
是啊,從小就喜歡各種動植物,高中也覺得要念生物,還要當研究人員~

但真的沒想到一唸會唸這麼久...
如果當初知道會唸得這麼搖擺,還會選擇這條路嗎?

應該還是不信邪的跳坑吧~ 這就是我的學習人格,一定要自己去撞牆的~
------------------------------------------------------------------------------

這週運動少了,英文也少了....

堆東西的座位

2019年1月5日 星期六

資料科學_一年前的今天

剛剛很不情願的離開朋友們的聚會,難得可以相聚的海人...

回實驗室講了一通電話,關於新申請計畫書的建議。
等下改一改,明天就要準備寄出了。
因為正在構思消化到底該改成什麼,想說先來紀錄一下這一年的轉變。

還記得十年前要開始博士班時,希望能建立東岸的資料庫。
其實當時應該沒有很懂到底資料庫是甚麼,該怎麼變成好用的資料庫
只是一直很羨慕外國有些長期的研究單位,有幾十年紮實的野外數據。
可以用數據來評估很多人為活動的影響或自然現象的變遷,
希望能讓台灣也擁有這樣的根基。
當然,剛開始的1-2年寫過幾個計畫書去投國X會農X會漁X署...可以試的大概都試完一輪了。
每個單位都說:  這種基礎的事情不是我們的業務範圍,請找....單位。

反正後來就是用盡一切的辦法...
海鯨號的鼎力相助,突然冒出來的蘭陽博物館計畫,甚至後期的東管處調查案。
這些,讓電腦中的硬碟越塞越滿,Data越來越混亂。

2018年的一月三日,上了為期五天的資料科學密集訓練班。
體悟到一件事: 資料分析是一種專業,也是一種需要合作和持續學習的領域。

以往學習PAPER刊出來的分析方法,軟體套件等 ,等到自己摸熟眉角能運用得很好都太慢了。專業的資訊分析師,能有經驗也有效率的一起把資料抽絲剝繭,回答生態學家關心的問題,好奇的現象是否符合假設,還是有不同的面向?  他們的經驗往往比我們更能中立而且克服資料的限制來探討,這是目前我自己都還做不到的程度。

總之,一年後的今天,開始邁向資料分析的合作,
這一年,會把資料整理好,準備好,也學習基本的視覺化處理。

這一步,是放下過往覺得凡事要自己承擔的心情,
這一步,是要潛到水中埋頭探索
這一步,是發揮團體的力量,跟上時代。



2018年的這週,白天和15個亞洲人一起絞盡腦汁討論分析,
晚上回到冷冷的宿舍中煮食,繼續跑DATA。
又該回到這樣的模式中。

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2019上半年的工作清單

2 x paper
Dissertation draft
1 Database of data


GIS

Photo ID data
Jan.10 2018 sightings
Jan.20 Risso's review,
           Photo id ~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