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你真的瞭解牠嗎?

認識幾年的抹香鯨再度洄游而來,習慣不改的游近船邊,大家都好開心,好珍惜!


有人問: 是不是太近了? 是不是週遭太多船了? 賞鯨的規範在哪裡?

這話好像質疑了海人們,紛紛說: 是牠自己游過來的! 如果不喜歡,牠可以下潛離開~

對,我也看過自己游過來晃來晃去的年輕抹香鯨,我也相信這些船長們業者們都愛護牠。但是我們真的瞭解抹香鯨嗎? 牠不在東岸晃蕩時,會不會去日本? 會不會去印尼? 會不會遇到其他捕鯨或不友善的船隻,讓牠習慣這麼靠近船,這麼對船隻沒有戒心,真的對牠好嗎? 還是滿足我們想要和鯨豚接近的渴望?

看過野望影展 【拯救路納】那隻悲劇的虎鯨寶寶的人,應該還記得片中這些愛與人互動的鯨豚的沒好下場案例,喜歡去找船玩的白鯨被螺旋槳割的傷口,我們從中學到甚麼? 人與野生動物的界線,該怎麼樣去拿捏?

我們要切記的是: 當遊客離開鯨豚群體後,這些野生動物依舊要繼續在大海中生存,依然要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

賞鯨規範之所以需要存在,是減少潛在可能對鯨豚的影響,而不是用來限制或不尊重海人的。 幾公尺幾公尺該怎麼做,這是參考的依據而不是絕對。

理想的國度中,專業的船長們應該具備對於鯨豚行為的瞭解: 能夠判斷鯨豚休息時不擾清夢; 鯨豚行進時,船隻側邊平行共游; 媽媽帶著寶寶時,我們多份體貼不要近逼。當看到抹香鯨連續拍尾,陡然下潛,遠離船隻與轉向,大便,呼吸的頻度改變.... 這些都是全球抹香鯨研究確認的線索: 牠可能有情緒了!!! 這時候專業的船長會多點耐心,給牠們多一點時間與空間。

規範之存在是為了讓大家照規矩來,保障優質開船的行為。而對鯨豚好,是讓牠們有安全感常常來,能持續產業的興盛。 規範的訂立,應該是由業者與科學家及主管機關共同討論,而不僅是抄寫各國規範後划個芭樂拳決定。

長期的實際監測,更瞭解鯨豚,才能真正幫助賞鯨產業。